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
终身教育研究
文学·语言研究
经济·法律研究
教学探索
学人论坛

近代华北历史文化

  • 李秉衡在山东的施政及其启示

    张立胜;

    李秉衡虽然担任山东巡抚只有三年多,但是对山东政局却产生了重要影响。其重要决策如加强海防、治理黄河、澄清吏治等有助于山东的国防巩固与民生改善;而其封禁矿厂等举措则不利于山东近代化的进行;他持平办理"巨野教案",对外虽有强硬的一面,但对内仍然力主剿拳而非袒拳。李秉衡施政有二重性,既有清廉、担当的一面;也有守旧刻板的一面,其中抑洋务、持平办理教案等施政,使自身卷入中外冲突的旋涡,也引起德国等列强的攻诘和朝内洋务派等的倾轧,最终导致其"误国之忠臣"式的悲剧人生,教训极为深刻。

    2019年03期 v.24;No.120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天津长途汽车商业运输的初兴(1921—1937)

    安宝;熊亚平;

    在天津城市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轮船、铁路、公路等近代交通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21年兴起后,天津的长途汽车商业运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但由于自身具有载重量较小、运费较高等不足,加之铁路与内河民船的激烈竞争及战乱等因素的影响,1921—1937年的天津长途汽车商业运输仍处于初兴阶段。其在近代天津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亦隐没不彰。

    2019年03期 v.24;No.120 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近代环城圈区县乡村手工业的“中兴”——以天津地区的草编、苇编和蒲编为例

    由俊生;

    进入近代后,部分传统的乡村手工业遭到外来机器大工业产品的冲击而走向衰落,而环津圈区县农村传统的草编、苇编和蒲编手工业却在城市工业化和港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出现了"中兴"的局面。这些手工编织业都具有村民利用农间的闲暇时间,以丰富廉价的当地原材料为支撑,主要采用传统手编技术,产品的销售有外向型发展却并不完全仰息于国际市场的特点。

    2019年03期 v.24;No.120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开放大学与远程教育

  • 开放大学基于微信开展思政教育的构想和实践

    秦惠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思政教育受到学习方式和传播方式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在服务对象、媒介载体、方法模式等方面尚未真正走向开放的问题日益显露。面对广大终身学习者的思政教育,开放大学河北分部探索运用微信公众号建构一个有机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并对资源提供、呈现方式、活动开展、交互设计、动机激发等关键细节提出建议。

    2019年03期 v.24;No.120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新时代背景下成人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初探——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张颖;

    思政课程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担负着思想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其教学效果关系着能否"立德树人",并对学习者思想政治意识和正确观念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普通教育补充形式的成人教育,目前承担着学历提升的主要任务,对于这些学习者而言,成人教育起着提升其政治意识、实现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的功能。

    2019年03期 v.24;No.12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互联网+”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白胜楠;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产业结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教育部2018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明了发展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手段需要结合新的时代发展、学情变化、技术更新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互联网时代共享、互联、移动、平台、跨界等思维应积极地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摸索中,发展出"互联网+"时代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新模式。

    2019年03期 v.24;No.120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面向终身培训的开放大学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任波;

    服务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背景下改革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开放大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精神培养和1+X证书制度改革都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采取措施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向重点产业和区域开发培训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不断拓展;将劳动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全社会形成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光荣劳动的良好氛围;加快职业资格标准和要求的研究,面向重点群体,改造和开发教育与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素养,打造业务能力精湛、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2019年03期 v.24;No.12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文学·语言研究

  • 论《宋史·吕南公传》的可信性

    王彬;

    吕南公(1047—1086),字次儒,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宋史·吕南公传》的史料来源主要是符行中的《灌园集序》、吕南公的《上曾龙图书》《读李文饶集》、曾肇的《荐章处厚吕南公秦观状》这四篇文献。《四库全书总目》曾指责《宋史·吕南公传》有"乖妄"之处,殊不知《宋史·吕南公传》的记载皆有所本。《宋史》本传主要凸显了吕南公才学兼优、品行高洁、志向高远、崇尚文学等个性特点,是一篇可以信赖的传记。

    2019年03期 v.24;No.12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亡”语义系统发展探析

    苗守艳;

    "亡"的本义存在争议,经多方考证其本义应为"盲"的初文。古汉语中以"亡"的本义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词义系统。"亡"的语义系统不断发生变化,引申义取代本义成为主要义项,假借义消失,亡也由独立运用的词变为构词语素。古今语义系统的变化主要由人类认知思维方式的变化、语言系统的自调整引起。

    2019年03期 v.24;No.12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美学内涵表微

    胡炜;

    《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三境界"说是其中的核心理论。学界对"三境界"说的研究多将其附和于"境界"或"意境"内涵的阐释之中。从中西方会通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三境界"的美学内涵与叔本华美学观、尼采美学观以及中国传统禅道思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9年03期 v.24;No.120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2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严歌苓小说创作新的转型——以《补玉山居》为转折点

    刘路;

    从军旅书写到移民叙述再到回望本土,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阶段化的特征,她在历史书写和移民叙事方面成就显著。而阅读其近年来的作品,可以发现作者在小说创作上尝试进行转型,这种转型尤其体现在题材主题的变迁与两性形象的变化上,作者愈加关注现实,贴近大陆当代的生活,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也从"神坛"走向"人间",这种转型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是多样的,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作家创作思想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2019年03期 v.24;No.120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跨文化翻译学: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徐令缘;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在文化领域的逐步推进与跨文化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文化翻译在学术与生活双重领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所诞生的跨文化翻译学,是在传统文学翻译基础上,将翻译的关注重点转向文本转译背后的文化差异问题研究,并尝试在多重语境下对文化概念进行阐释。以词汇、短语、用语的这类文化概念的翻译问题作为穿针引线的桥梁,将语言、思想、文化、社会、历史等多重领域内的因素综合起来展开跨学科研究。

    2019年03期 v.24;No.12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经济·法律研究

  • 雄安新区近现代建筑的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刘慧瑾;杨亚蒙;

    近现代建筑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的范畴,雄安新区的近现代建筑有三种类型。雄安新区近现代建筑的旅游开发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延续雄安新区历史文脉的必要途径。因此,要做好雄安新区近现代建筑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估工作。

    2019年03期 v.24;No.12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基于“互联网+”思维审视雄安新区建设策略

    肖斌;祝捷;

    "互联网+"是创新2. 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 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雄安新区的规划重点任务与"互联网+"的内涵有着高度切合点,结合中央关于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内涵,挖掘二者内在联系,努力构建以优化整合资源为目标的平台型样板城市,以大数据思维为导向的智慧型新兴城市,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生态型集合城市,以成果转化为突破的科技型创新城市,以经济共享为理念的开放型多元城市,不断深化"互联网+"思维与雄安新区建设的深度融合。

    2019年03期 v.24;No.12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教学探索

  • 慕课教学微视频的交互设计策略

    白然;

    教学微视频是慕课课程资源中的关键要素。教学微视频主要应用于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个别化学习,是单向传播的视听媒体,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视频化表达。慕课教学微视频中的交互本质上是虚拟的师生教学会谈,是操作交互和信息交互的结合。可从三个维度进行慕课教学微视频的交互设计,即利用问题交互引导对话和互动,利用操作交互引导活动的深入参与,利用情感交互形成氛围、传达关怀。

    2019年03期 v.24;No.120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 ]
  • 财经类院校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研究

    崔金珍;王梦娟;

    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到来,当今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激增,为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要,各类大学均设置有法学专业。不同于政法院校与综合类大学的是,财经类院校在专业法学人才培养方面不具备优势。因此,为增强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依靠会计、金融、财政、国际贸易等财经背景,从法学专业课程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出发,培养出具有不可替代性与全面性的复合型法学人才。

    2019年03期 v.24;No.120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张海珍;竭红云;

    近年来,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在终身学习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解决社会个体学历补偿、提高职业能力素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应从转变办学理念、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网上学习资源、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等几个方面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019年03期 v.24;No.12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 ]
  • 农科类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董伟欣;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农科类专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农科类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对农科类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科类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分析目前农科类专业的发展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综合把握该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便更为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农科类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2019年03期 v.24;No.12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 高职院校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

    薛力峰;叶红英;

    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代表的校企合作育人的深入开展,急需招生政策的支持。开展"招生招工一体化"的考试招生录取机制研究与实践,对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2019年03期 v.24;No.12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 ]
  • 翻转课堂模式下师范英语专业文化意识的培养

    王海燕;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遵循一定的途径与方法。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模式正是培养文化意识的合适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导学一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科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9年03期 v.24;No.120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学人论坛

  • 清末至抗战前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杨东;窦琦珺;

    晚清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注重调查实践。其时,游历、游学已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20世纪以来,社会实践不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更是成为一种自觉行动。青年学生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关键时刻,以其从未有过的姿态,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一方面在社会变革中充当着时代的弄潮儿;另一方面,通过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组织社团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彰显着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并最终形成了中国青年独特的符号与象征。

    2019年03期 v.24;No.120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沧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浅析社区教育的助推作用

    赵健瑞;王素霞;

    沧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关键期,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所成效,但在资源整合、运行机制和服务创新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社区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等部门合理配置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居民基本的精神需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整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发展。

    2019年03期 v.24;No.12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